有心臟專家認為,過去研究相信牛油、芝士及肉類等含飽和脂肪的食物,會導致血管閉塞,是錯誤的論點。人們只要採取地中海式的飲食方法,每天進行快步運動,以及減少壓力,便能預防心臟等疾病。
英國運動醫藥期刊剛公布有關研究,共同作者之一英國李斯特醫院心臟科醫生兼全國肥胖論壇顧問麥海察,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日常飲食不吃含飽和脂肪的食物,也不會減低患上心臟病、二型糖尿病及死亡的風險。即使已患上心臟病,單靠減少飽和脂肪,亦不會令心臟病發的機會下降。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預估2050年,全世界將會有13億多的失智人口,如何預防失智是大家相當關心的議題。不妨參考以下飲食模式,預防失智。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中海沿岸的歐洲主要橄欖油產區受旱災侵襲,導致初榨橄欖油價格大漲,這波漲勢短期也沒有停歇跡象。喜愛沙拉與健康食品的消費者,荷包恐怕要失血了。

過去五年中有三個年頭是旱年,嚴重影響橄欖油產業。初榨橄欖油國際市場價格今年來已上漲25%。歐洲橄欖油零售價過去兩年平均上漲26%。業界專家普遍認為,橄欖油的漲勢在可預見的未來難以停歇。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有些現代人為了養生,會選擇清淡無的飲食,不過美國心血管專家指出,低鹽飲食可能導致脂肪累積、性慾降低、陽萎等情況,還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綜合報導指出,美國密蘇里州聖盧克中美洲心臟研究所(Saint Luke's 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心血管專家迪尼科蘭托尼奧(James Dinicolantonio)已經研究超過500份醫學論文和研究數據,他發現少鹽飲食會導致胰島素抗性現象,因此造成性慾下降、勃起功能障礙風險增加。還可能會抑制懷孕機會,影響胎兒出生時的體重。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費者天天都會碰觸到各類油品,無論是自煮或是外食,都會面臨到:「我究竟吃進什麼油?」的食安問題。
而現在市面上的植物油中,最受消費者青睞品項依序為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油、芝麻油、調合油、花生油、葡萄籽油、苦茶油等,除了上列之外,市面上還出現了玄米油、亞麻籽油等市場新寵。隨著消費者對於油品品質要求提升,讓更多稀奇的植物油上架搶市。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堅持做好4件事,抗衰其實很簡單
  (文:造美博士劉天一 微博)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來黑心油竄全台,103年強冠公司把廢油製成香豬油事件,用油安全問題人心惶惶,衛生福利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兩項獨步全球的鑑別技術,以「植物固醇」做為豬油是否混摻了夜市餐飲業回收油的分析技術;以及是否含有經過高溫精煉才會產生的「3-單氯丙二醇酯」來打擊市面上的「假特級初榨」橄欖油,兩項檢驗技術分別登上國際期刊,未來可做為國人用油安全的幫手。

豬油為台灣人獨特的食用調理用油,但目前食用油檢驗方法只能驗出安全問題,無法辨別油品是否混摻非法油脂,打擊國人用油信心。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國際間初榨橄欖油混摻低價橄欖油事件時有所聞,食藥署近期首創新技術,透過檢驗油品中的「單氯丙二醇脂」,就能分辨是否為純的初榨橄欖油,登上國際期刊。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廖家鼎今天表示,橄欖油根據製程不同,分為較高級的特級初榨橄欖油、一般橄欖油以及橄欖粕油,價差高達5至10倍;在歐洲,鑑別初榨橄欖油多靠專業品油師以感官方式鑑別,少以化學儀器分析鑑別。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這幾年陸續發生食用油混充,以及有業者居然將回收油再製成豬油事件!衛生單位和民間團體都有在監督市面上油品的狀況,衛福部食藥署領先國際,鑑別「豬油」是否混摻植物成分,甚至還能品鑑「橄欖油等級」!

記者蔣志偉:「過去台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有業者會將初榨橄欖油添加較便宜的食用油,甚至還添加銅葉綠素,對外販售,而現在食藥署有一個新的鑑別油品的技術,我們實際帶您來看。」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以來,地中海周邊多個重要橄欖油生產國,乾旱氣候影響橄欖種植而產量大減,導致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價格已飆升將近四分之一。據悉目前西班牙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批發價格,每公噸已升破4200美元。

  根據種種跡象,國際橄欖理事會(IOC)預測迄9月底止的1年,全球橄欖油產量減少14%,其中義國產量幾乎腰斬,希臘減少20%,突國減少17%,西班牙減少7%。

文章標籤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