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來黑心油竄全台,103年強冠公司把廢油製成香豬油事件,用油安全問題人心惶惶,衛生福利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兩項獨步全球的鑑別技術,以「植物固醇」做為豬油是否混摻了夜市餐飲業回收油的分析技術;以及是否含有經過高溫精煉才會產生的「3-單氯丙二醇酯」來打擊市面上的「假特級初榨」橄欖油,兩項檢驗技術分別登上國際期刊,未來可做為國人用油安全的幫手。

豬油為台灣人獨特的食用調理用油,但目前食用油檢驗方法只能驗出安全問題,無法辨別油品是否混摻非法油脂,打擊國人用油信心。

食藥署發現,植物才含有的「植物固醇」不會出現在動物體中,而夜市以及餐飲業的廢棄回收油常因烹煮過植物食材而有高量植物固醇,因此開發以「植物固醇」做為鑑別指標,並登上106年3月出刊的知名國際期刊Food Control。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廖家鼎表示,運用此新方法分析103年劣質油品的豬油檢體,即發現其植物固醇含量遠高目前自製,以及市售合法豬油中的植物固醇含量。未來可以做為豬油是否混摻植物成分油品,防止強冠黑心油事件再次發生。

此外,進口、高價的橄欖油是不少人追求健康的首選,但號稱「特級初榨橄欖油」是真的嗎?廖家鼎表示,只經過冷壓處理的「初榨橄欖油」市售價格約300到1000元;經高溫精製的中階等級橄欖油約200元;若是用橄欖果渣萃取再添加初榨橄欖油的橄欖粕油約只要100元,一樣是橄欖油,價差卻可達十倍,但要如何確認吃下肚的是真的「特級貨」?

根據國際食品法點委員會(Codex)標準,廖家鼎表示,目前僅針對重金屬、酸價、游離酸度訂出標準,且標準「彈性很大」,一旦在普通橄欖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特級油品,就能符合「特級」的標準,加上目前歐洲要鑑別是否為高級初榨的橄欖油,只能靠品油師,不僅無法大量檢驗,且專家數量也不足。

食藥署歷時一年,研發新利器,發現「3-單氯丙二醇酯」的含量可有效作為鑑別初榨橄欖油指標。廖家鼎表示,油脂一經高溫脫臭精煉過程,就會產生高含量3-單氯丙二醇酯,初榨橄欖油因只經過冷壓萃取,理論上不會產生3-單氯丙二醇酯或僅有極微量。

廖家鼎指出,食藥署實際測試市售42件不同等級的橄欖油檢體,結果發現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油及橄欖粕油中3-單氯丙二醇酯的含量確實有明顯差異,以特級初榨橄欖油最低,約0至0.2mg/kg;一般橄欖油為1至7mg/kg;橄欖粕油最高,約7至20mg/kg,依其含量分布即可有效區別等級。

食藥署這項研究成果在今年5月已獲知名國際期刊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接受刊登,未來也會應用於監測市售產品標示的符合性,保障消費者權益。

(中時)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614002814-260405

 

 

#推薦報導

初榨橄欖油、單一油難辨 後年起橄欖油擬分5級

橄欖油有多純 5級標示--僅「初榨」能標示「天然 第一道壓榨」

鹽的故事:您用的鹽安全嗎?

橄欖油卸妝正夯!挑選、保存學問多

中看中用‧橄欖油知多少?

最佳讓血管變年輕調味料:豆漿與橄欖油同時平衡荷爾蒙

9款橄欖油揭造假

醋的十大保健功效及用法

「不建議食用」天然鹽放食品區 民眾誤買險下肚

初榨橄欖油 挑綠的好?

最佳讓血管變年輕調味料:豆漿與橄欖油同時平衡荷爾蒙
人體也要大掃除! 多吃7種「排毒」食物清光體內垃圾

拆解橄欖油四大謬誤

美國市售7成「特級冷壓初搾純橄欖油」有假 台灣呢?

抗菌、防癌還能減肥... 「醋」的10大神奇保健功效

精緻鹽及天然鹽之間差異,你明白嗎?

料理時橄欖油的選用及分類

哪個國家的飲食方式最養生?

9種實證老祖母有效偏方

不可不知!8種降低膽固醇的食物

吃這7種食物 有效幫你排毒

假冒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義大利找到破解方法

流言揭秘:趕潮流吃橄欖油,卻聽說拿來炒菜會致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世界 的頭像
    健康世界

    健康世界

    健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